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溥仪在东北 寒冷中的惨淡皇帝梦(图)

溥仪在东北 寒冷中的惨淡皇帝梦(图)

2010-12-16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新京报   作者:李辉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当时的《时代》封面报道

  “谦恭的皇帝”想复国

  1934年3月初,在中国北方的长春,有一个人陶醉在美梦终于实现的兴奋之中。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,3月5日,溥仪出现在《时代》封面上:

  在满洲的寒冷中,本周发生了一件大事。大批警察搜遍了长春的大街小巷,收缴了3000支步枪、15万发子弹;卡车满载粮食而来,分发给3万个贫困家庭;同时,还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。5000名士兵被派来守卫尚未竣工的皇宫。一批被挑选出来的记者,在一处宽敞的院子里看到,宫廷要员们身着蟒袍,头戴皮帽,帽子上嵌有珠宝,朝着一个乌黑发亮、刷着中国漆的珠宝皇冠模型练习伏地长拜。高度近视、戴着眼镜的溥仪将成为一个新的国家――大满洲帝国的皇帝。上周,这里叫满洲国,两年前则被称作满洲。(《时代》,1934年3月5日)

  溥仪早就被废黜了皇位,实际上沦为平民,但他在惨淡中仍做着皇帝梦。如今,哪怕是当一个可怜、可悲的傀儡,他也心甘情愿、踌躇满志地准备着登基仪式。因为,在被废黜20余年后,他总算等到了这一天。

  尽管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,清王朝被推翻,但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,如同世界其他被废黜的皇室、王室一样,其行踪与命运依然受到中外媒体的关注。1924年,溥仪被冯玉祥派兵逐出紫禁城。他携妻妾、仆人仓皇逃至天津日租界隐居,曾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。1927年,当北伐大军逼近北平、天津时,身份特殊的溥仪重新浮出水面,接受记者采访。《时代》曾以《谦恭的皇帝》为题报道说:

  被废黜的中国满清皇帝、谦恭的青年溥仪在消失多月之后,上周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。目前,他隐居在天津日租界。他说:“我们今日在中国所见,除了政局混乱、背叛、贿赂、战争,除了人民承受更多的苦难之外,别无其他。这都是由太多腐败将军所致。他们到处都有,进攻、撤退、再进攻――不是为中国,只是为他们自己之私利。”

  “今天,当一个皇帝并不是闲差事。一个好皇帝要为臣民着想,是臣民之慈父。我的能力和智慧尚不能胜任中国人民之父的重任。我确信将会有人出现,成为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……”(《时代》,1927年7月4日)

  所谓谦恭,实则为一种姿态。嘴上说“当一个皇帝并不是闲差事”,但溥仪一直沉迷于恢复清王室的梦想。1924年后虽隐居于天津日租界,溥仪却不甘永远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,过一种正常的生活。他梦寐以求的仍是“复国”,他不愿意被世人淡忘,他要以各种方式向世人证明他的不容忽视的存在。

  “九一八”事变对于中国人是个灾难,但对于溥仪却是期盼已久的新纪元的开始。在他看来,满洲是他祖先的宝地,他们正是从那里起步,开始进军关内,完成统一中华的伟业的。现在,他也要从那里重新开始。1931年11月2日,溥仪与日本关东军情报首脑土肥原贤二密谈,决定出关。同时,他拒绝了蒋介石以恢复优待清室为前提的挽留。8天之后,11月10日,他从天津偷渡白河,几天后秘密出关,抵达营口,同月下旬移居旅顺,住进了日本人的大和旅馆,开始与日方密谈、酝酿满洲国的成立。如今,在几岁时就早早失去祖业的他,终于在20年后又有了重温旧梦的契机,哪怕是当一个傀儡!
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溥仪